1。医院感染管理完成的主要任务:
1。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了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和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医院感染防控质量检查和评分标准进行了审查、修订和补充,卫生部认真学习研究《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6项标准,进一步完善和完善相关医院感染工作流程。
2。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质量监督管理和持续改进,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兼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无菌技术操作、医疗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手卫生、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环节质量进行自查和监督,坚持对自查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和报告,督促临床科室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基础工作稳健运行的问题。
3。坚持开展重点科室环境微生物监测、消毒剂灭菌剂使用过程监测、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在临床消毒隔离工作中发挥实质性检查监督作用。
4。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报告工作:
(一)开展重点地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继续开展ICU医院感染定向监测和网络直报。
(二)做好医院感染疫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爆发预警报告处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疫情前瞻性监测,查处上呼吸道医院感染疫情预警3月份发生的事件,并协助临床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及时控制了感染的暴发,不造成传播。
(三)开展医院感染流行情况调查并网上直报,调查率达97.6%。
5。做好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预检分诊站、隔离病房医院感染防控,特别是手足口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甲型流感(H1N1)。感染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精神,认真规范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程序,使其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加强对相关科室的培训和防控监督。
6。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全年开展全院培训4次。各科室每月加强对科室人员的培训,向全院发放培训考核试卷1000余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试率达100%;针对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举办宜昌市级医院感染继续教育项目培训《手术切口医院感染防治》,聘请上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家进行授课讲座中,院内听讲人数达300余人,市内外医院听讲人数达100余人,效果良好。
7。手卫生管理:全院实行洗手液洗手,干手巾每人一次消毒一次使用,不产生二次污染。一些重点部门实行干手器烘干。
8。重点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医院加强重点科室布局建设和完善。近年来新建了血液净化室、净化ICU、层流手术室、检验科、胃镜室等,设备标准化。需要相应的设施设备满足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集中供应室正在筹建中。
医院感染科和护理科每月联合对医院手术室等重点科室进行质控检查。
9。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管理,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和处理流程,规范实施分类收集、合理暂存,重点清理未受污染的医疗废物包装,禁止与传染性物品混装。医疗废物。安装、规范集体输液车医疗废物容器的配置,规范全院医疗废物容器的使用;传染性废物和其他医疗废物必须每天及时焚烧,医院的焚烧炉已实现无烟化;有标准化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职责,并有专人负责。
10。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全院有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措施并落实。检验科若发现多重耐药菌,可及时向医院感染科报告。医院感染科将及时反馈,指导临床科室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株患者采取措施并实行标签化管理。
1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完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和登记报告制度,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专项防治资金;医务人员有职业防护意识,关键岗位配备相应防护用品(帽子、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面罩、护目镜、胶鞋等),工作人员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2。消毒药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医院感染管理部对消毒药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监督,并每季度提供检查指导和分析报告。
13。认真落实医院感染评估分析制度,做好相关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坚持定期召开医院感染工作会议,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各项监测评估及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评估分析报告,同时开展耐药菌株监测、院内病例病原学检测率分析、定期发布医院感染简讯
2。问题:
1。全院未实行集中清洁消毒供应。少数科室有自己的袋子或日常诊疗用品,用于科室清洁消毒。他们的清洁设施不规范,少数医护人员不知道消毒方法和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已到位(消毒供应中心正在筹建中)。
2。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输液注射、伤口手术换药、危重症查房等均需用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医院速干手消毒剂年采购量只有500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标准手卫生需求,说明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规范执行手卫生制度。
在院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以及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下,我院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一开始的组织实施,到严格的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采取多种措施,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医院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等级。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要在医院领导亲自领导下做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检查。收集并整理与医院相关的统计数据。由于各级工作的落实,保证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继续开展灭菌器生物监测、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手卫生、化学消毒剂、灭菌剂等;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高压锅生物监测,并及时总结、分析原因并向临床科室、医教科室、护理科室、医院感染委员会报告;及时发现医疗隐患,防止医院感染暴发疫情的发生。
3。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预防院内传播
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大肠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发现多重耐药菌或带菌病例敦促临床科室实施隔离措施,定期检查隔离措施落实情况,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每六个月对医院细菌分离株和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为医院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预警报告。统计结果和预警报告在《医院感染通》上发布,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4。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止医院感染蔓延和暴发。上半年,开展了胆囊切除及胆管手术、阑尾炎手术、妇产科子宫及附属手术切口的目标监测;下半年,开展了手术疝修补术和产科剖宫产切口的目标监测。
5。完成对医院住院患者的横断面调查,了解医院抗生素使用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治疗情况以及治疗+预防用药的标本送检率,为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基础扎实;荣获20xx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
6。加强供应室器械消毒管理
将未消毒和已消毒的物品分开存放。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采用袋外指示带、袋内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每周对压力锅进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灭菌质量。弯板、层压带等在供应间进行清洁、消毒。尽量集中消毒供应,确保清洁消毒质量。
7。继续做好临床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和感染控制工作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要求,加强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和感染监测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胃镜室、手术室、供应室等部门,在每年的消毒剂采样监测中,消毒剂的配制和更换时间基本符合要求。
8。加强一次性用品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全年使用一次性物品时,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必须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浸泡,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医疗废物应当销毁、贮存、处置,并办理交接登记。避免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及其流入社会;医疗垃圾由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收集,减少了医疗垃圾运输过程中医护人员和行人的意外伤害,减少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9。加强院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采取多种方式,上级医疗机构,邀请上级专家,结合医院自身教学。提高感染管理科室管理能力和全院员工全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意识。
1。专职医院意识培训人员参加省、州医院意识学习培训3次,组织医院重点科室负责人参加州医院意识学习培训2次,共14人次,并接受福泉中医培训医院及福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同志莅临参观学习。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
2。聘请省级医院感染专家和我院专职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共214人次,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考核182项;
3。由福泉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福泉市医学会组织,对福泉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7期共945人次进行考核。
4。对新员工进行医院感染培训及医院感染知识考核2次,共计56人次;
5。为实习生开展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50次。
10。配合医院规划、设置医院感染科的布局、流程、改造等;配合医院对消毒供应室的流程和设施提出合理建议。
11。配合医院外科系统、内科系统住院楼搬迁工作,开展环境卫生监测并张贴相关标志;
12。对全院紫外线灯强度进行监测,若不能保证消毒效果则予以更换。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13。积极完成医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全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年,我们要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规范、规定和工作计划,继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脚踏实地,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1。医院感染监测: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监测院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每月临床监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院内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爆发或流行。每六个月采用回顾性监测方法,调查出院患者漏报率。减少医院感染漏报现象,逐步规范医院感染记录报告制度。
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监测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对重点科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2。按照《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对手术室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和维护。
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季度调查。
3。监督检查部门:
定期发布医院感染前五位细菌及其耐药菌谱,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4。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对全院医护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分层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防治新进展、新方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等。对护理人员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消毒隔离知识、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等知识。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基础知识、保洁流程、个人防护措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等
5。病区环境卫生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定期监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消毒,监督管理废旧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销毁、回收、焚烧等工作。
6。传染病管理:
按要求做好法定传染病管理和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管理,防止传染病漏报和蔓延。特别要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预防。防止因疫情漏报而导致疫情蔓延。
7。医院改扩建工程:
供应室、手术室改造时,应严格区分无菌区、洁净区、污染区;污染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必须有畅通的流通路线,不能逆行。